产业问策系列报道 | ICT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论坛顺利举办!
2024年12月11日,由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产业问策知识产权高峰论坛——ICT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平行论坛顺利举行,汇聚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ICT产业的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论坛由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高级顾问王鹏主持,来自各界的专家围绕ICT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主题进行了分享。
主旨演讲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英豪以“人工智能模型数据训练的侵权边界与生成物的权利归属”为题展开分享,重点探讨了AI生成物的著作权争议和AI数据训练的侵权边界问题。通过中、美、英三国的立法情况、学界理论观点及相关判例分析,指出AI生成物可受版权法保护,并指出其受保护需具备“独创性”且有人类作者实质性影响作品这两个条件,在版权归属上AI不能作为主体,归属一般遵循约定或为AI使用者。对于AI数据训练的侵权边界问题,从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两个阶段展开了侵权风险讨论。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战略科技部副总经理梁智毅以“聚力知识产权赋能 助推电网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分享了电网数字化转型、数字电网产业发展现状、南网知识产权工作经验及对数字电网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在电网产业,ICT技术大量运用于电力系统各业务领域,持续助推电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南网围绕核心技术开展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充分发挥科技领先优势,大力增强我国能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Avanci中国市场副总裁简全以“Avanci专利许可平台模式分享”展开演讲,Avanci创办于2016年,能够为多种技术标准提供一揽子许可服务,涉及汽车后装市场、物联网设备、流媒体等领域。简总认为Avanci平台具有独立、可选、折中和妥协的特点,能够在促进技术共享、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期待能够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加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专利顾问高睿以“标准必要专利运营趋势研究”为题,对中国移动在通信领域专利方面的发展及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政策进行了多维度的分享。中国移动专利发展历经三个阶段,标准专利储备量稳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并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指出,全球标准必要专利诉讼呈上涨趋势。最后,对欧洲、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等区域和国家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政策、具体措施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展现了标准必要专利多维度的发展及政策态势。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柯春磊以“中美科技脱钩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知识产权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展开分享,指出中美技术脱钩背景下,知识产权问题是中美冲突的核心问题之一,半导体行业面临知识产权面临壁垒强化、诉讼风险增加等挑战。同时,中美脱钩也带来了机遇,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自主化,国际合作与联合研发更加多元化等。最后,柯总从政府、行业、企业层面分别提出应对建议与措施,要健全知识产权与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国际诉讼能力,重视合规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三级高级法官黄彩丽以“数字技术保护的叠加模式及其法律基础”为题展开分享,提出司法界一直在探讨的三个问题——保护的是什么、保护范围有多大、怎么去保护,并指出当前的保护模式存在局限性。黄彩丽法官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一是百度云离线下载文件过程中云服务平台是否构成侵权,涉及“保护的是什么”的问题;二是网站提供软件解密服务侵害著作权,且这类案件还可能存在引诱取证的问题。认为在知识产权司法过程中保护的是价值,这个价值应该有实践理性,同时司法界应秉持着包容、合理、适当的心态,在应有的范围内进行保护,鼓励产业发展。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所主任唐青林以“科技公司商业秘密侵权典型模式及最优维权路径指南”为题展开分享,通过“年轻工程师偷拍技术图纸被判刑”、“卧底竞争对手窃取商业秘密被判刑”、“利用原雇主商业秘密创业获利被判赔”和“使用自己在原单位编写的源代码也被判刑”四个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例生动的为我们揭示了科技公司商业秘密侵权的典型模式。唐律师分别对商业秘密的民事、行政和刑事维权路径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指出商业秘密的最优维权路径指南,即刑事和民事交替推进,刑事和民事交叉结合。


知识产权是ICT产业发展的基石,既是创新驱动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此次ICT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平行论坛成功召开,为ICT领域的知识产权热点问题提供了多元化视角和深度解读。未来,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将继续推动“产业问策”品牌的发展,依托专业智库资源和行业经验,从知识产权角度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我国ICT产业的创新发展。